你的位置:股票配资知识网_股票配资基础知识 > 股票配资知识网 > 股票知识配资论坛 引导企业主动披露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股票知识配资论坛 引导企业主动披露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发布日期:2025-03-23 22:43    点击次数:162

股票知识配资论坛 引导企业主动披露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放眼全球,“双碳”目标的实现,始终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在力促企业自主自愿披露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构建上,中国正在迈出重要一步。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中国在推动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方面采取了进一步主动行动。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的有益补充,更是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

  1

  顺应要求 体系与标准构建同步迈上“快车道”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积极响应全球气候治理号召,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显然,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但长期以来,企业在温室气体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披露质量较低、披露率不高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减排的积极性和市场透明度的提升。

  “企业在主动披露排放以及碳足迹核算方面普遍存在认知度低以及担忧投入成本高的现象。”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这也给碳足迹核算体系在业界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这背后的原因包括,以往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审查相对宽松,以及投资者很少追究企业具体减排情况等。林伯强表示,正因如此,为避免更多成本投入,企业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简单、低价的碳足迹核算,而不愿意构建自身完整精确的数据核算体系。

  如今,随着《意见》的印发,政策上正加速形成有利于企业主动减排机制的环境。

  《意见》明确将支持有关机构将企业披露温室气体信息纳入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信息披露与评级评价相关规范。加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政策体系与碳足迹管理体系的衔接,强化供应链企业自愿披露温室气体信息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的应用。鼓励和引导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提供市场化服务,加强基于披露信息开发和创新相关产品与服务。

  可以预见,无论是对信息披露与评级评价加以规范,还是通过加强企业温室气体自愿披露政策体系与碳足迹管理体系的衔接,以及提供丰富的市场化服务等,都将进一步降低企业核算产品碳足迹和披露温室气体的制度“门槛”。

  《意见》还提出,坚持目标引领,稳妥有序。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和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统筹把握好长期目标和短期行动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稳步拓展披露行业、企业和内容范围,强化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对企业自主减排的促进作用。

  “企业在核算产品碳足迹时,常常面临技术门槛高、费用成本大的难题。”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碳足迹核算不仅是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更是提升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机遇。通过摸清基础数据、借助专业服务、甄别适用资源,企业可以有效突破技术门槛和成本限制,在低碳经济中占据先机。这其中,逐步完善的政策环境和成熟的市场服务、科学的体系标准等都将发挥正面和积极作用。

  2

  迎接挑战 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持供应

  目前看,推动提升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愿,以及积极促成与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有效衔接,已经“万事俱备”。其中,政策的持续完善,正在为贯彻“双碳”目标多了一份助力。

  在马军看来,政策层面已经做好准备,下一步要主动迎接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化解企业成本增加与管理压力、突破技术瓶颈完善标准制定,以及积极引导市场认知提升与接受程度等。

  《意见》坚持目标引领,从其所描绘的一系列目标和任务部署中不难看出,对于企业而言,今后寻求更好地结合市场,善用技术手段贯彻环境信息披露和碳足迹核算政策要求的前景,正日渐清晰和明确。

  政策体系与技术标准逐步建立。根据《意见》明确的时间表,到2027年,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政策体系与技术标准将基本建立。这将为企业自愿披露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推动披露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随着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企业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政策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披露温室气体信息的积极性和信息质量将显著提升,再加上应用场景日渐丰富多样,前景值得期待。

  《意见》鼓励推动企业自愿披露温室气体信息在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绿色金融等领域中的应用。通过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激发企业自愿披露的内生动力,推动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近年来在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客观上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碳足迹管理铺平了道路。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柱国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强调,在人类社会生产和使用各类产品和能源的过程中,高排放问题始终相伴。当前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提升正在为持续减少污染排放带来新的契机。“除了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外,还要引入具备普适性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真实、准确、高效甚至实时地测量碳效率成为可能,继而生成更好的应用工具和手段,助力碳减排。”他说。

  此外,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披露模式也被提上日程。根据《意见》,到2030年,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通用框架与技术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企业披露意愿、披露能力和披露质量显著提升,披露信息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与国际接轨、互通互认、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模式。

  “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林伯强认为,在落实过程中,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完善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强化监管与激励机制以及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只有这样股票知识配资论坛,才能共同推动《意见》深入落实,为落实“双碳”目标、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